2050年全球穆斯林人口將上看20億,未來每10人中就有3人是穆斯林,為協助國內廠商掌握清真食品商機,近期高雄市政府海洋局與農委會漁業署辦理第二屆清真認證輔導計畫,共有5家廠商、38項水產品取得清真認證。漁業署表示,通過認證的產品等於拿到穆斯林市場入場券,不只是服務國內的穆斯林遊客,更能讓臺灣優質水產品走向全世界。
今年接受輔導的5家業者除了有水產品加工廠,還有專營冷凍水產品外銷的廠商,和發冷凍食品代表林靜怡說,公司主力銷售市場在澳洲、中東,今年年初就因為沒有清真認證,損失澳洲52噸冷凍鱸魚的訂單,相當扼腕,因此看到海洋局有輔導計畫,就趕快申請,輔導過程也更了解清真認證的精神,相信有了這張認證,未來可以拿到更多訂單。
「清真認證可說是世界上最早的衛生認證。」臺灣因哈特國際清真認證公司總顧問伊斯哈格・馬孝棋表示,在自然環境成長的水產在古蘭經中屬於自然清真(Naturally Halal)的動物,但經養殖、加工製程,自然清真的動物也可能受到污染,變成穆斯林不能食用的食品。
「清代表無豬、無酒,真代表真誠交易、不欺不假。」伊斯哈格・馬孝棋舉例,像是臺灣魚塭附近常見的養豬場或野狗就可能讓水產品不符合清真規範,需要加設門禁、水源隔離等措施,而加工廠用於消毒的酒精,也要以次氯酸鈉替換,才能確保產品在製程中不受污染。天時福水產食品公司總經理吳旻宸說,為了讓魚丸加工廠符合清真規範,從天花板、牆壁到機器就整整清洗了7次,「機器像是脱了一層皮。」不過,這款強調不加豬肉的魚丸,連伊斯哈格・馬孝棋都說好吃,甚至已外銷到馬來西亞。
海洋局表示,去年第一次推動清真認證輔導計畫收到業者相當正面的回饋,因此決定今年續辦。2年共輔導8間廠商,共66項水產品取得清真認證,去年輔導的產品,如水產品即食包、魚片等已進入國內知名飯店供應給穆斯林旅客,國內部分通路也能買到這些產品,希望明年能增加輔導廠商家數,讓國內外穆斯林能品嚐到高雄優質水產。